最新研究:Wi-Fi、手机网络对地球野生物种构成“切实”威胁
据《每日邮报》北京时间5月19日报道,野生动植物面临看不见的敌人的威胁。
一项新研究表明,全球通信系统——包括WiFi、2G/3G/4G和电力线在内——产生的电磁辐射,对植物、昆虫、鸟类和其他动物构成了“切实威胁”。
对于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和政策,专家进行了严厉批评,称这是“眼不见心不烦的典型例子”,并警告称这可能会对野生物种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。
通过对相关论文进行分析,一份新报告对电磁辐射对野生物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。
据英国环保组织Buglife称,有关电磁辐射对野生物种影响的研究“惊人地少”。
在对97篇论文进行分析后,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:这类电磁辐射的危险性可能远高于之前的认知。
Buglife警告称,它可能破坏鸟类和昆虫的定向和运动系统,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。
研究报告作者警告称,迫切需要加强对电磁辐射及其对野生物种影响的研究,“特别是,未来的研究需要基于可靠、高质量和可重复的试验,使政策制定者能利用可信、透明和容易理解的证据做出决策、制定政策”。
根据这项最新研究,电力线、雷达、电视/无线电广播、WiFi、2G/3G/4G移动网络产生的电磁无线信号,都会对野生物种产生负面影响。
随着5G网络稳步发展,这种情况会变得更糟。
研究人员表示,未来必须考虑电磁辐射的风险。
Buglife CEO马特·夏德洛(Matt Shardlow)表示,“为了保护环境的宜居性,我们需要对所有类型污染进行限制,但目前,即使在欧洲,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也尚未制定出来,更不要说应用在实际中了。这是典型的‘眼不见心不烦’,虽然人‘看不见’电磁辐射,但这并不意味着动物‘看不见’污染,或不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。相关研究计划和政策早该出台了。”